心理测评
PSYCHOLOGICAL EVALUATION
心理学解读:心急如焚时间紧急越拖延
添加时间:2022-06-24    作者:

随着社会发展加快,越来越多的人陷入“焦虑……拖延……更焦虑……更拖延”的恶性循环之中。

拖延(procrastinate),是一个可以唤起我们每个人不同记忆的词。

关于它,最有趣的段子便是来自胡适先生分别收录在他处于中国公学后期的《藏晖室日记》和留学美国时期的《胡适留学日记》里关于打牌的那两段日记:

庚戌正月初一日 未出门。下午,与剑龙,桂梁诸人打牌。令仆持贴至各处贺年。

初六日 得慰慈贺函一。与仲实同出访一友未遇。打牌。掷升官图。

初七日 下午打牌,以博进为观剧赀。

初八日 作函致森林。下午打牌。与仲实夜话。

七月二日(星期日) 读《马太福音》八章至九章。做书寄李辛白。天热不能做事,打牌消遣。

七月三日 今日天气百一十度。打牌。

七月五日 往暑期学校注册。下午打牌。

七月六日 暑假学校第一日,化学。打牌。

七月七日 上课。打牌。

七月八日 无事。打牌。天稍稍凉矣。

当你正在与朋友聊天喝下午茶的时候,可能是你要完成工作任务的最后期限,再不加速行动就要迟交了。你一看钟表,发现时间还很充足,但其实你已经没有时间了,你的时间正在被你一步一步拖延消耗掉。

从接手任务开始,你便不紧不慢,而当最后期限临近之际,才想要开始忙碌,却又会被一些突发事件所阻挠。于是,任务不能如期完美完成。

你是否也有同样的经历?

时间明明很紧急了,但此刻的紧急,并非是无法完成任务,而是无法完美地完成任务。

现实PK理想,完成PK完美完成,而“完美”本身就是一个黑洞,会吞噬掉你的一切资源,包含时间、努力、尝试,以及自信心等,这时焦虑情绪就来了,于是大脑捕捉到这份不舒服,为了追求多巴胺的刺激来缓解焦虑,放纵与拖延便成为最好的选择。

不断给自己施加暗示:我现在太焦虑了,还没有准备好,没有脉动,不在状态,先放松放松,再回来全力以赴。然后开始玩王者、吃鸡,看抖音、微博,刷知乎、朋友圈……事后甚至会忍不住抽自己两个耳光,终归于事无补。

心理学家简·博克莱诺拉·袁在《拖延心理学》中,将“拖延”分为两类。

第一类“拖延”是一种有用的习惯,它可以避免不必要做的工作和因冲动而牺牲的精力,从而达到保存能量的目的(比如,冲动消费)。这类“拖延”是为了利用时间好好思考,让自己可以做选择,或将注意力集中到最重要的事情上;

第二类“拖延”则是一个有害的习惯,它是在完成一件为了维持生存必须完成的任务中表现出来的懒惰。这类“拖延”除了会给我们带来内在的情绪折磨——从恼怒、后悔到强烈的自我谴责和绝望,在外在后果上也有两种——赶在DDL之前完成or崩溃放弃。

为了保住自己的工作,大多数人最终都会选择第一种外在后果,即任务无论如何皆可完成。比如:为期一周的演讲稿,前6天只字未动,内心如火一般焦急,但最后倒计时24小时却神奇般搞定了!紧接着之前的焦急、懊恼、纠结、挣扎等一系列负面情绪,甚至是扇耳光的念头都一扫而空,享受着身心的彻底放松,心里还忍不住沾沾自喜:这点时间小意思,小爷我就搞定了,还能有谁!!!

可以看到,我们明明有能力,而且潜力巨大,却偏偏每每遇到困难的任务时,都先被拖延虐的体无完肤,然后在时间最后一刻却能踩着线完成!

事实上,每一种行为的背后,本身都有着深刻且复杂的心理根源,而拖延背后藏着以下三个心理原因:

1.完美主义

一个优等生,希望每一场考试都能得满分。

一个首次写小说的人,希望第一部作品就能出版。

一个销售员,希望让每一个顾客都购买自己的产品和服务。

一个vlgo视频领域的UP主,希望发布的每个视频都能被素质三连,点击量过万。

意大利的心理治疗师吉瓦尼针对以上的完美主义想法,会让人害怕得不到这份“希望”,而为了避免恐惧,最好不参加或先缓一缓的逃避行为称为拖延。对于该类人来说,一拖再拖的行为变成了免于遭受失败的策略,从而获取短暂问题逃避带来的心理安逸

2.家长的强烈控制欲

一个精神分析专家康素爱萝(Consuelo)提出,拖延者在一定程度上在表达着一种隐秘的攻击性。小时候我们耳边充斥的都是父母说的:做什么,怎么做,跟谁交朋友,上哪所大学,选哪个专业,毕业去哪个单位,等等。一旦有自己的主见,难免逃脱不了家长赋予的“不可以……不行……必须……”,然后不容置疑地去执行他们所谓的建议。于是,我们想要的没有,我们不想要的却必须无条件地接受,完全处于被安排,被控制的状态。

而一旦我们终于有机会挣脱时,曾经这些给我们心灵留下来的缺陷与弊病便会显露出来,开始以自由且绝不束缚的方式过着怡然自乐的真正属于自己的生活,所以,在一定程度上,拖延是对曾经失去的一种弥补的方式而已

3.低自尊与低自我评价

加拿大知名教授皮尔斯·斯蒂尔(Piers Steel)提出低自尊与其说是拖延的成因,不如说是拖延造成的后果。

许多人试图改掉拖延,但常常没过多久,又故伎重演。拖延为什么如此顽固呢?

研究发现,当我们决定要把某件事完成,或者要放弃时,大脑中有两个部分被激活,分别称之为“系统I”和“系统II”。

系统I又叫边缘系统,进化起源较早,主导着情绪领域,即一个人面对事情时,稍不留神,就很容易做出较为情绪化的行为或决定,它主要是对环境中的即时信号做出反馈,尤其是我们嗅到、摸到、尝到或听到的一切。

系统II又叫前额叶皮层,进化起源较晚。它主要负责抽象思考,比如为明天制定计划等。由于系统I跟脑中的情绪中心有着直接的连接,所以通常比系统II更加强大。于是情绪的冲动往往把执行计划的理智彻底给压倒了

好比下定决心要减肥的人,在面对色香味俱全的美食时口水吧嗒吧嗒地流个不停,最后还是先吃再说,或者被窝舒适又暖和,于是你又忍不住多睡了一个小时,正是边缘系统压倒了前额叶皮层。

英国科幻小说《银河系漫游指南》的作者道格拉斯·亚当斯,一向憎恶写作,常常过了交稿期限依旧交不出稿子。懒懒地饮用下午茶,在浴室里泡着,或者像婴儿一样躺在床上,都是他的拖延手段。

他说过,他90%的工作,往往都是在最后的10%的期限里完成的,并自嘲“我的拖延借口比我的小说还精彩。”有时候,出版商和编辑把他锁在房间里逼他写作,甚至对他怒目而视,直到他提笔。

在日复一日的生活里,也许有些模板已经形成,你对此感到了倦怠,丧失了前进的动力。

也许是因为梦想太遥远,现实耗费了你太多的精力,打消了你从前的积极。

可不管怎样,你要记住:走在奋斗的路上,每个人都会感到疲惫,唯有那些充满激情的灵魂,才能走到最后的终点。因为他们不会被疲惫打败,就算走在无人陪伴的路上,也会为自己鼓掌。

可以输给别人,但不能输给自己!